說明: 一、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7年6月6日北市衛疾字第10739277100號函辦理。 二、時序即將入夏,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,即將進入流行期,夏季亦為細菌性腸胃炎之好發季節,且近期國內各地降雨量未如預期,水情吃緊,一旦實施限水,可能導致學生因節水而忽略手部衛生,也可能因儲水不當而孳生病媒蚊,提高腸病毒、腸道傳染病以及登革熱的感染與傳播風險。 三、為避免因缺水助長傳染病疫情,請貴校加強學生衛教宣導,持續維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,維護學校環境衛生,確保不因限水措施而影響手部衛生及環境衛生之品質,有效防範因缺水造成學生健康威脅。 四、檢附「缺水期間仍應確保手部衛生及避免病媒蚊孳生,勿讓傳染病有機可乘」衛教文字內容及3~5ppm含氯漂白水之配製方法各1份。 五、如有幼兒園相關問題,請洽可洽本局學前教育科承辦人:董雅香小姐,聯絡電話:1999分機1244。 一、持續落實手部衛生管理 1.限水期間,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,仍請依「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」的步驟洗手,但須留意:勿將水龍頭的水量轉到最大;搓揉手部時先關掉水龍頭;勿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;抹濕、沖洗時,將水龍頭的水量轉小到只有微小水束。 2.如無自來水,但仍有其他儲水或乾淨水源時,可以泡製3~5 ppm含氯漂白水(配製方法如下*)置於附有水龍頭之儲水桶,自水龍頭流出供洗手之用。請先用小水量沾濕雙手搓揉約20秒後,再打開儲水桶水龍頭以少量水沖洗雙手,最後再另以清水洗掉殘留的漂白水。 3.在無法取得清水的情況下,且手部無明顯髒污時,可以使用酒精含量60-95%的酒精或乾洗手清潔雙手,且雙手務必搓至完全乾燥為止,以降低細菌類致病原傳染風險,但是對腸病毒及諾羅病毒消毒效果有限。(曾有研究指出,95%酒精可有效抑制腸病毒,然而酒精並無法取代正確洗手步驟,如未正確洗手,雙手仍應避免接觸口鼻、眼睛或照顧嬰幼兒。) 二、民眾如採取節水措施,務必主動做好配套管理,貯存雨水或回收水再利用時,儲水容器應加蓋,且每週澈底刷洗容器內壁一次,以避免孳生病媒蚊,降低登革熱發生風險。 * 洗手用3~5 ppm含氯漂白水之配製方法:(配製後請於24小時內使用完畢) 1.大量配製(10公升,機構、公共場所使用):取市售家用含氯漂白水原液(氯濃度約5~6%)1 c.c.,加入10公升(約8瓶1250 c.c.的寶特瓶量)的清水中,攪拌均勻即可使用。 2.少量配製(1公升,家庭使用): (1)步驟一:取市售家用含氯漂白水原液1 c.c.,加入100 c.c.清水中,攪拌均勻成為稀釋液A。 (2)步驟二:取10 c.c.的稀釋液A,加入1000 c.c.清水中,攪拌均勻即可使用。 3.若沒有可量取漂白水或清水的工具時,可使用喝湯用的免洗湯匙 (1)步驟一:取市售家用含氯漂白水原液1湯匙(約15-20 c.c.),加入1瓶寶特瓶量(約1250 c.c.)的清水中,攪拌均勻成為稀釋液A。
(2)步驟二:取2湯匙(約30-40 c.c.)的稀釋液A,加入4瓶寶特瓶量(約5000 c.c.)的清水中,攪拌均勻即可使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