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地錦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|

|
葡萄科 [Vitaceae],別名爬牆虎、紅葡萄藤、紅葛,落葉藤本 |
|
原產於台灣、韓國及日本。多年生落葉蔓性木本,卷鬚短而多岐,變形成吸盤狀,極適合附於石壁上;葉心形,有三淺裂,稀鋸齒緣,冬天葉由綠轉紅色;花為聚繖花序,黃綠色。 | |
水黃皮 Pongamia pinnata |

|
蝶形花科 [Papilionaceae],別名九重吹、水流豆、臭腥仔,半落葉喬木 |
|
原產於熱帶亞洲及澳洲。常綠或半落葉喬木,高6~15公尺;葉為奇數羽狀複葉,互生,革質,小葉2~3對;花為腋生總狀花序,小花蝶形,淡紫色;莢果刀狀,褐色木質。 | |
竹柏 Decussocarpus nagi |

|
羅漢松科 [Podocarpaceae],別名山杉、南港竹柏、南攻竹柏,常綠喬木 |
|
原產於華南、日本及琉球。多年生常綠喬木,樹高可達20公尺,主幹通直,樹皮黑褐色,有不規則薄片剝落;葉闊披針形,全緣,革質;雌雄異株,雄花圓柱狀,雌花球形。 | |
杜鵑花 Rhododendron sp. |

|
杜鵑花科 [Ericaceae],別名羊躑躅、應春花、映 山紅,常綠灌木 |
|
廣分布於北半球。常綠或落葉灌木,株高1~5公尺;葉橢圓形、卵形或披針形,全緣,上披細毛;花形花色依品種不同,變化繁多,花期主要在春天,果實為蒴果。 | |
榕樹 Ficus microcarpa |

|
桑科 [Moraceae],別名正榕、榕、烏松、老公鬚,常綠喬木 |
|
原產於台灣及熱帶亞洲。常綠大喬木,高可達30公尺,樹皮灰白色,氣根多數叢生,自枝幹下垂觸地,粗大者如柱;葉卵形,革質,全緣,深綠色;隱花果無梗,球形,腋生。 | |
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|

|
木犀科 [Oleaceae],別名木樨、銀桂、九里香,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|
|
原產於中國西南及日本。多年生常綠小喬木或灌木,株高1~3 公尺;葉卵形,全緣或鋸齒緣,革質,對生;花為腋生總狀花序,白色或黃色,具強烈香氣;結球形核果。 | |
九芎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|

|
千屈菜科 [Lythraceae],別名紫薇、拘那花、苞飯花,落葉喬木 |
|
原產於台灣、大陸及日本。落葉喬木,高可達10公尺,樹皮茶褐色,剝落光滑狀;葉長橢圓形,全緣,近對生在枝條上排列成2列;花小而密,呈頂生圓錐花序;蒴果長橢圓形。 | |
仙丹花 Ixora chinensis |

|
茜草科 [Rubiaceae],別名紅繡球、賣子木、 山丹花,常綠灌木 |
|
原產於中國西南。多年生常綠灌木,株高1~3公尺,全株平滑 ;葉長卵圓形,對生,托葉三角形;花為頂生繖房花序,花序 呈半球形;漿果球形,成熟時變紅色。 | |
緬梔 Plumeria rubra acutifolia |

|
夾竹桃科 [Apocynaceae],別名雞蛋花、印 度素馨、鹿角樹,落葉喬木 |
|
原產於熱帶美洲及墨西哥。落葉小喬木,高3~5公尺,幹 枝粗大,柔軟多肉;葉長橢圓形,兩端尖,全緣,互生,側 脈互相平行;花為頂生聚繖花序,有芳香,花瓣厚,外白內黃。 | |
青楓 Acer serrulatum |

|
槭樹科 [Aceraceae],別名雞柔、青槭、中原氏掌葉槭,落葉喬木 |
|
台灣特有種。落葉喬木,株高10~20公尺,幹直立,小枝帶紅色;葉呈掌狀5~7裂,對生;花為頂生聚繖形圓錐花序,白綠色;果實為翅果,帶一翼狀薄翅。 | |
小毛蕨 Cyclosorus acuminatus |

|
金星蕨科 [Thelypteridaceae],別名毛蕨、金星草,多年生蕨類植物 |
|
原產於東亞及東南亞。多年生草本,根莖極長,匍匐,強韌,基部披褐色小鱗片;葉為二回羽狀複葉,葉柄長15~40公分,葉軸披細毛;孢子囊群長腎形,著生在葉背細脈上。 | |
姑婆芋 Alocasia macrorrhiza |

|
天南星科 [Araceae],別名野芋、觀音蓮、山芋,多年生草本 |
|
原產於熱帶亞洲及澳洲。多年生大型草本,莖肉質,粗壯,高 可達3~5公尺;葉心形,長可達1公尺,葉柄長,基部凹陷 可積水,略抱莖;花單性,佛燄苞片粉綠色;漿果紅色。 | |
黃椰子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|

|
棕櫚科 [Arecaceae],別名散尾葵、黃蝶椰子, 常綠棕櫚類 |
|
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。多年生常綠椰子類,株高3~8公尺,樹幹叢生,有顯著的節環;葉為羽狀複葉,基部葉鞘包莖,黃色;雌雄異株,花為腋生肉穗花序,花期4~6月。 | | |
|